可能大家对这组数据没啥具体的感觉,那咱们来比一比吧。中国现在服役的最强驱逐舰055大驱,满载排水量达到1.2万吨。而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,满载排水量在9800多吨左右。
换句话说,要是单从参数上看,日本这款驱逐舰可真是跟中美的相比,有着不小的优势呢。而日本那边也是满口夸,干脆把这舰叫做“全球最大驱逐舰”。
不止这些,日本还特别强调了这款驱逐舰的技术优势和战斗力。舰上会配置128个垂直发射单元,能发射“标准”系列的防空导弹、战斧巡航导弹,还有新型GPI拦截弹。将来可能还会加装电磁轨道炮,这样防空能力就更强了。
甭说,这个项目立马火了。大家震惊的不光是这艘军舰的庞大尺寸,还有那让人咋舌的高成本,真是引发了不少争论。要知道,快500亿人民币的价钱,差不多能造出半个航母战斗群了。
那么,日本这笔钱到底啥地方用了呢?按照日本方面的说法,这艘驱逐舰的装备可都是世界顶尖的,特别是那个雷达系统,简直是独一无二。听说这雷达原本是为陆基反导预警系统设计的,体积可大了去了,探测距离也妥妥的更远。
这996亿人民币的预算,实际上还涵盖了接下来40年里面的研发、建造、维护和升级等方方面面的支出。比起舰艇的建造费用,实际上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。像类似的项目,研发和新型武器的整合,通常会占到总成本的30%到50%之间。
说到这成本真是高得吓人,造两艘的原因也是够有意思的。你想啊,数量那么少,根本没法通过大规模生产来摊薄研发的开销。
现在日本官方还没给出详细的时间安排,结合项目的进展,我个人猜测今年之内能完成设计和定型,正式动工。预计在3到5年里,应该能进行下水测试。
从战舰本身来看,日本这回的野心真是让人咋舌。一些专家认为,这个项目是日本“由陆向海”战略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大家都知道,日本海军在亚洲甚至全球的地位都是有目共睹的,要是再加上这两艘驱逐舰,实力肯定会更上一层楼。
可光说不练可不行,纸上谈兵终究是没用的,至于这艘驱逐舰的未来,眼下确实看不清楚。这个项目刚一启动,就引发了不少争议和问题。
技术风险是个大问题。舰载雷达本来是给陆基反导用的,换到海上用,适配性就得打个问号了。它的电磁兼容性和稳定性,真让人捏把汗。
说到性价比,这就不得不提了。不管日本怎么说,单舰接近500亿人民币的成本,真的是甩其他舰艇好几条街。也正因为这样,它才被称作“第二个大和号”。当年大和号可是把日本海军的全部心血都耗在了上面,但还没怎么出力就被击沉了。如今进入了平成时代,这种悲剧会不会重演呢?这事儿也让人打个问号。
站在中国的角度,咱们还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事儿。从日本公布的技术细节来看,这艘驱逐舰的核心装备几乎全靠美国洛马公司来建,真是显示了日美之间的紧密联系。这美国一参与的军事项目,对亚太地区来说,那肯定不是个好消息。
虽然日本把这艘驱逐舰叫做“防御性武器”,可它的反导能力可是能覆盖整个东亚,毫无疑问,这会促使地区内的军备竞赛更加激烈。因此,咱们对这个项目,特别是对日本的动向,得保持高度警惕。
